胚染异常率最高暴增60%! 试管家庭一定警惕: 这6件事比年龄更致命

易倍emc官方网站是多少
你的位置:易倍emc官方网站是多少 > 新闻动态 > 胚染异常率最高暴增60%! 试管家庭一定警惕: 这6件事比年龄更致命
胚染异常率最高暴增60%! 试管家庭一定警惕: 这6件事比年龄更致命
发布日期:2025-07-20 08:31    点击次数:116

无论是试管婴儿,还是反复流产,其中占一半以上的因素是胚胎染色体异常。

一般来说,第一次出现胚染异常,医生会告诉你这是优胜劣汰,确实也是如此,胚染异常有极强的偶发性。

但是如果接二连三出现胚染异常呢?这恐怕不是优胜劣汰能够解释的,如果正好你的年龄比较大,高龄就成了替罪羊。

没错,高龄是会导致胚胎染色体出错概率增加,但年龄无法逆转,遇到这种情况,我们除了转而去追求三代试管,真的就没办法从根源上减少这种概率出现了吗?

圈姐最近在翻阅文献时发现了一些可能增加胚染异常的因素,去除这些因素,可能很好降低胚染异常概率。

这无论对于做第三代试管减少胚胎浪费,还是自然怀孕减少流产都是有帮助的,赶紧跟着圈姐一起来看看吧!

01ICSI技术可致异常概率增60%

这个估计大家都很难想象吧,本来是专为男性因素设置的试管婴儿技术,反而让胚胎染色体异常概率大大增加,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知道,第三代试管婴儿,尤其是PGT-A是试管婴儿的一个关键工具,传统上要使用这个技术必须通过ICSI技术,这被认为是唯一首选受精方法。

它的依据是ICSI能最大限度降低活检样本中精子DNA污染风险,然而随着胚胎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多项研究认为精子DNA污染对PGT-A结果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是一直以来的传统做法导致了很多要做PGT-A的患者,不得不使用了ICSI技术,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因男性因素而必须做ICSI的人群。

ICSI这项技术伴随一些担忧,那就是对卵母细胞的潜在机械性损伤、技术失误风险、可能引入在自然精子选择中本会被淘汰的父源遗传异常等等。

另外因为ICSI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这增加了成本,并限制了其在资源有限环境中的可及性。

这些挑战促使人们日益关注将传统体外受精作为PGT-A的替代方案,因为传统一代方案更接近自然受精过程。

于是人们就希望比较一下,到底哪种方案对于PGT-A来说能得到更多的整倍体胚胎,ICSI技术是否增加了胚染异常的概率。

研究者在生殖中心选择了五年内做PGT-A检测的夫妻,这些夫妻578对选择的第一代试管受精,为了公平比较,他们再找出578对用ICSI方式受精的周期。

这两组患者不孕的原因都不是男性精子问题,两组夫妻的年龄、取卵数量、精子活力都差不多,可以互相匹配。

研究者发现,ICSI方式下,初始受精率明显更高(78.46% vs 65.88%)。这很好理解,因为ICSI是人工把精子直接打进去的。

发育到第3天(分裂成早期细胞的阶段),传统方式的可移植胚胎比例反而更高(76.67% vs 74.38%)。

到了第五天,受精卵发育成囊胚的比例,传统方式也显著更高(51.54% vs 48.32%)。

所以,最终能用来做活检(也就是送去做PGT-A检测)的囊胚数量,无论是相对于总受精卵数还是相对于一开始取的卵子数来看,都显著高于ICSI组。

对传统组1268个活检样本和ICSI组936个样本的PGT-A结果显示,在染色体整倍体率、非整倍体率、嵌合体率或“无法判读”率方面均无显著差异。

但是当研究者考虑了其他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后,发现传统方法得到染色体正常的整倍体胚胎的实际比例,比ICSI高60%左右(RR=1.611)。

本次研究还有一个意外发现,传统方式没有像传说中一样出现检测样本被父母DNA污染的情况,反而ICSI组发现了一例母亲DNA污染情况。

也就是说,对于非男性因素的不孕夫妇进行胚胎染色体检测,传统方式不仅便宜,效果也更好,能获得更多染色体正常胚胎,也更安全。

也就是说,ICSI技术本身可能会对胚胎染色体造成影响,增加胚染异常的概率。

02大连研究锁定五大风险因素

大连研究以就诊于生殖中心在试管助孕后第二次发生流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分析了349例流产组织。

结果发现,72.2%的流产胚胎存在染色体异常(252/349),仅27.8%的流产是非染色体问题(如母体免疫、子宫环境等)。

研究者根据存在胚胎染色体异常患者的情况进行系统分析,找到了五大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推手。

首先,女方年龄,研究发现,女方年龄每增加1岁,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26.1%;

其次,流产孕周,研究发现,流产发生越晚风险越高,比如孕9周流产比孕5周胚染异常概率高40%;

再次,男方BMI,研究发现,父亲肥胖的危害被严重低估,BMI每增加一个单位,胚染异常风险增13.2%;

然后,女方BMI,研究发现,母亲BMI每增加一个单位,胚染异常风险增12.1%;

最后,移植后14天的孕激素水平,孕激素水平每升1ng/ml,风险微增1.6%。

在亚组分析中,三体占比是最多的,为86.7%(176例),其中最常见的是22号三体,41例,其次是16号三体,35例。

不同的三体幕后的推手也不一样,所有三体都和女方年龄与双方BMI有关,这会导致卵子精子成熟过程中出错率升高。

其中22号三体的主要原因是女方高龄,女性35岁以上卵子老化导致染色体分离错误增加。

16号三体和女方年龄及男方BMI升高都有关系,父亲肥胖加剧精子DNA损伤,再加上母亲年龄带来的双重影响,可能会导致16号三体出现。

研究者根据这项研究做了一个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预测模型,准确率可达79.3%

风险值= 0.232×女方年龄+ 0.121×女方BMI + 0.341×孕周+ 0.015×孕激素+ 0.124×男方BMI - 16.276

所以,如果您有上面的数据,可以进行一下自测,看看自己胚染异常的概率到底有多大。

如果风险值>0.714,这就是高危预警,需要加强染色体筛查

如果风险值≤0.714,这说明您肚子里的宝宝相对比较安全。

举个例子:34岁女(BMI=24)+32岁男(BMI=25)+孕7周+孕激素=40ng/ml

风险值=0.232×34+0.121×24+0.341×7+0.015×40+0.124×25-16.276=0.61→ 低于阈值,相对安全。

总之,这个研究再次提示,流产胚染异常是主要因素,胚染异常和男女都有关系,男方别再甩锅,男性肥胖使胚染异常风险增13.2%,比女方影响更大。

另外,胚胎移植第十四天孕激素过高(≥50ng/ml)与染色体异常相关。

所以,如果要预防胚染异常,我们需要控制年龄,比如女方年龄<35岁,控体重,比如夫妻BMI<24,在保胎过程中孕激素用量要合理,避免孕激素过高。

03仅靠年龄评估胚染异常不够准确

同样38岁,有人配成的胚胎是正常的,有人胚染异常概率很大,这是为什么呢?意大利的研究者对此进行了分析。

这次研究基于773名女性数据,这些女性都接受了试管婴儿和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遗传学筛查。

这些患者队列被分为两组,第一组包括至少获得一个整倍体胚胎女性,第二组包括未获得整倍体胚胎的女性。

主要监测指标是整倍体囊胚的比率和数量,以及它们与卵巢储备的相关性。

研究者发现,AMH越高,染色体正常的健康胚胎越多,AMH每增加1ng/ml,获得健康胚胎的几率增加9%。

比如,AMH=3 比AMH=1 的女性,健康胚胎率高18%。

另外,研究量化了四个关键因素对健康整倍体胚胎的影响力。

首先,受精率,受精成功率每提高10%,健康整倍体胚胎率就可翻倍;

其次,女性年龄,年龄每增加一岁,健康胚胎率下降18%;

再次,AMH值,AMH每增加1ng/ml → 获得健康胚胎的几率↑9%;

最后,取卵数,多取1颗卵,健康胚胎率微增5%。

研究者给备孕女性的建议主要有三点:

首先,查AMH要趁早,一旦发现AMH<1ng/ml,请立即干预,如果AMH>3ng/ml,说明仍有高质量卵子储备。

其次,一定要评估生殖中心实验室技术,如果受精率<70%,一定要考虑更换生殖中心,因为这对胚染影响很大。

再次,年龄是天花板,35岁以上,AMH<1.5,可以优先考虑三代试管,筛出健康胚胎。

总之,AMH不仅是卵子库存表,更是卵子质量检测仪,AMH每提高一个单位,相当于给胚胎染色体上了一层保险,这对高龄女性来说至关重要。

总之,在试管婴儿中,除了女性年龄之外,我们可以确定ICSI技术、男性BMI、女性BMI、移植后14天孕酮水平、AMH水平、生殖中心实验室情况、取卵数都可能导致胚染异常概率增加。

所以,高龄女性如果需要减少胚染异常,可以对照自身情况,进行具体调整:

比如减肥降低BMI,使用第一代受精技术,移植后孕酮使用要有节制,如果生殖中心实验室条件不好可以及时更换,另外AMH水平也是可以经过调理改变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高龄获卵本身就困难,我们应该在试管之前做足一切准备,也许怀孕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

全文完!现在流量为王的年代,围观也是一份力量,转发就是一份担当,希望动动您发财的小手,给我点个赞,如果您能转发到微信群或朋友圈,就会让更多孕育困难的小家庭受益,谢谢您!

郑重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本账号不做任何形式的营销推广,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

不传小道消息和谣言

永远在意真实数据和文献论证

抱娃路上,我愿意陪你一起走过最无助的岁月

——THE END——

参考文献

Conventional in vitro fertilization enhances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y outcomes in couples with non-male factor infertility. Sci Rep. 2025 Jul 10;15(1):24904. doi: 10.1038/s41598-025-10300-x.

石铭,张晨,康鑫,等. 基于IVF/ICSI助孕的复发性流产患者胚胎染色体异常因素探究[J].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25,45(5):489-494. DOI:10.3760/cma.j.cn101441-20241231-00500.

Diminished ovarian reserve is associated to euploidy rate: a single center study. Front Endocrinol (Lausanne). 2025 Jan 17;15:1535776. doi: 10.3389/fendo.2024.1535776.